10月20 日上午9:40--11:00
在燕理传媒学院工作坊--王晓文就影片《心岛耳语》展开对“电影美术设计”话题的讨论。
话题讨论
Q
什么是电影美术?
王晓文表示大家对电影美术概念很淡薄,电影美术不等于舞台美术,不仅仅是从道具、服装方面进行考量,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
对于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她的建议是大多数新人都是美术出身,最基础的是要要会画图,并且能够做微观模型。在涉及平面设计部分时,要与导演沟通需要标注到具体材质。
Q
如何完成电影美术设计?
a、沟通第一位。美术是服务于导演,导演风格很重要,导演需要做决策,美术可作为建议
b.需要大量的素材积累
c.、故事板的创作(即分镜)大多数都是由动画师来制作,而电影不一样,电影的分镜有主要动作的呈现就可作为分镜脚本。
d.前期并筹备工作
互动环节
勘景时美术与导演要如何达成意见一致?
勘景时说明已经进组,实景是需要拿到数据来进行筛选,而在堪景时需要核实导演想法,确定美术实景修改方案和预算。
上午11:00--12:20工作坊-郭煜
以《寄生虫》为案例对“导演思维的建立与拓展”的话题展开讨论。
“我们以为我们看的是故事,观众看的也是故事,殊不知我们看的是故事背后的情绪。”戏剧与电影不同,戏剧是夸张的,电影是要构建一个真实的世界。同时表达了人物出场、调度等的重要性。
Q
对于一部电影而言最要的一部分是什么?
郭煜表示就一部电影而言,最重要的是剧本,但不一定是里面的故事。一部好的电影能让观众记住的是不是故事的本身,而是背后的情绪。
提问
一个问题电影本质是什么?
回答
有人回答是情绪的共鸣,也有人回答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而郭煜老师说电影的本质是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用艺术真实的手法来还原,把一个真实的世界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提问
在电影中的运动可以探讨哪些?
回答
在拍摄电影时,当运动的速度产生差异,所创建的情绪油然而生。并列举个人亲身案例做出分享。
下午1:30--2:50
大师班-伍振国开展了以“台词表达与艺术的全景探索”为主题的课程
伍教授说明了拥有台词课的原因,解释了表演的含义,同时强调了语调的六要素
提问环节
提问
如何在儿童表演里面进行指导?
回答
儿童片是给儿童看的,起到的身心健康的作用,要拒绝妖魔鬼怪,拒绝完美配音。
下午3:00--4:20
大师班 -ASHRAF开展了以“演员与导演的默契与共创”为主题的课程。
老师表示“一个真正好的演员是需要一定的感知力,只要懂感觉就可以演好一个角色”。随后邀请其他演员一起上台交流,亲自进行表演教学。
Q
中国是梅兰芳学派,你们国家是是什么学派?
A
我们采用的是体验派,在全球文化共同体化的背景下,积极地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
下午4:30--5:50
大师班-NINA开展了以“电影节趋势发展与策略”为主题的课程。
NINA讲述了在电影节中的分工,同时也对电影节的重要性与意义展开了讲述。
提问
电影节这么有价值,应该如何投稿?
回答
查清楚地址和奖项,根据自己的主题谨慎地投稿。
晚上6:00--7:30
大师班-HEINRICH就”艺术短片制作、海外短片电影节选片、导演创意指导”展开讲述。
Heinrich Hermanns作为优秀策展人、短片讲师、短片剧本顾问柏林interfilm柏林短片电影节(奥斯卡资格赛)及发行机构的创始人兼CEO,Almagro国际电影节的艺术总监。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的演讲。
北京国际儿童电影展
电影节日期:10月18日-10月21日
坐标:燕京理工学院
编辑:孙雨彤、刘佳瑶、崔清洋
李晓玲、武怡霖、王馨悦、刘姿彤、
米琪、蒋曹阳、杨舒羽
摄影组:陈治名、张祯玥、戴卉、翁佳怡、
刘鑫伟、许博涵、左晗禹、何一铭、
王擎睿、李亮臻
审核:姚冰冰
指导老师:李葛
コメント